
日本汽车零组件供应商NHK Spring目前正在研发可减缓晕车的汽车座椅,因应未来驾驶习惯的改变。此為示意图。
随著汽车科技日新月异的飞快进步,表示距离Level 5全自动驾驶的日子可能越来越近了,虽然从科幻电影中可以预见全自动驾驶的种种好处,但你可曾想过,或许全自动驾驶也会带来“晕车”的常见副作用吗?而日本汽车零组件供应商NHK Spring目前正在研发可减缓晕车的汽车座椅,以因应未来驾驶习惯的改变。

全自动驾驶拥有相当多的好处,但或许也会带来“晕车”的副作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造成晕车的主要原因在於平时大脑主要藉由视觉及各种感官来确立身体的空间感与方向感;在搭乘交通工具时,因速度改变、路面颠簸、摆动或旋转,使大脑对外在环境的预期与感官接受到的讯息不同而发生衝突,内耳前庭功能受刺激產生不平衡,就会发生晕车症状。
可能有很多人小时候会晕车,但等长大之后晕车的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因此,目前市面上减少晕车的需求似乎并不大。然而,随著大面积车载萤幕和智慧型手机的普及化,就像是在车内看书的原理一样,越来越多的乘客在使用这些设备时晕车了。
除此之外,有在开车的人都知道,通常驾驶是不太会晕车的,这是因為驾驶负责控制车辆的加速、煞车、转弯,以及眼睛直视前方观察道路情况,脑中便可以预测车辆的方向与动态反应而心裡有準备的关系,但在全自动驾驶的情况之下,车内的所有人都变成了乘客,而这也就增加了晕车的情况发生,因此,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ZF便预测,因為全自动驾驶的关系,移动时晕车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0%跃升至90%。

随著大面积车载萤幕和智慧型手机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乘客在使用这些设备时晕车。
為了减少未来因為全自动驾驶而造成晕车的情况,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NHK Spring正在研发一款可预防晕车的新款汽车座椅,其原理在於在头枕内部设置支撑后脑勺的新式结构,可从左右支撑耳朵后面的枕骨来抑制头部摆动幅度,减少经由视觉及前庭传入大脑的感官讯息之间差异,根据NHK Spring实测结果显示,相较於一般汽车座椅,新款汽车座椅延缓了大约3倍的发生晕车时间。
NHK Spring目前也正确认新款汽车座椅是否能符合各国的安全法规,或许再过个几年,就可看到这款防晕车汽车座椅正式上市,成為易晕车体质的一大福音!

或许再过个几年,就可看到这款防晕车汽车座椅正式上市,成為易晕车体质的一大福音。

日前发表的VW Gen.Travel全自动驾驶概念车採用可完全躺平的座椅设计,如果先睡著就不会晕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