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日宣布,其锂金属电池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全新原型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500 Wh/kg,循环寿命达到483次,性能大幅超越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为电动车与航空等新能源产业带来更长续航和更低成本的新希望。这项技术的突破也有望加快新一代电动车、无人机及电动航空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在当前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一直是核心技术瓶颈。宁德时代通过深入研究锂金属电池内部的化学变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定量映射技术,精准分析了锂与电解液的相互作用,发现LiFSI盐在电池内的持续消耗是导致传统电池寿命有限的主因。数据表明,在电池寿命终止前,电解液中的LiFSI盐损耗率高达71%,极大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周期。
为解决这一难题,CATL团队创新设计了新的电解液配方。工程师们选用了分子量更小的新型稀释剂,并大幅提升了LiFSI盐的质量分数,在不增加电解液总体积的基础上,有效优化了离子导电率并降低了黏度。这一举措,不仅让新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 Wh/kg,还使其循环寿命从传统水平翻倍至483次。相比之下,现有市场上常见的NMC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为200-300 Wh/kg,循环寿命也较短。
技术突破带来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于电动汽车市场来说,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单次充电可行驶更长距离,例如同等电池体积下续航可显著提升,同时整体电池组重量也会减轻,有利于整车能效提升和操控性能优化。而循环寿命翻倍,则有效降低用户后期电池更换与维护的频率和费用,进一步压低了新能源车的总拥有成本。以当前市场价格估算,一块50kWh的主流电池包成本大约为RM30,000至RM45,000,如果能将更换周期延长,实际用车成本将明显下降,利好消费者与行业普及。

宁德时代表示,这项全新电池技术不仅针对电动车,还可应用于更高能量密度需求的电动航空、无人机和特种交通工具。例如,航空级无人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需要极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而CATL的新技术将为这些前沿领域提供理想解决方案,加速电动航空时代到来。
目前,宁德时代正积极推动该新型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量产,并与多家汽车和航空制造商合作开展测试项目。CATL透露,未来将在更多新能源车型和应用场景中推广这一突破性技术,为全球新能源交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持续升级,宁德时代500 Wh/kg锂金属电池的问世,不仅刷新了全球能量密度与寿命新纪录,更为马来西亚及全球新能源市场提供了降本增效的崭新机遇。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大规模量产,RM30,000-45,000的高性能电池或将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推动绿色出行时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