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动车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Proton 以 e.MAS 7 Premium 这款中型 SUV 正式宣告进军纯电市场。这款车不仅是 Proton 的全新尝试,更是国产电动 SUV 市场中的一匹黑马。经过实地体验,我们带来这篇以用户视角出发、结合实际驾驶体验的深入评测,全面解析 e.MAS 7 Premium 的产品实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e.MAS 7 的外观设计。整车线条流畅而动感,融合了现代简约与前卫科技的审美。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搭配锐利的 LED 日行灯与头灯组,辅以贯穿式尾灯,整体视觉效果极具未来感。隐藏式门把手与车身双色设计不仅提升了科技感,也优化了风阻表现。Premium 版本所配备的 19 吋轮圈不仅在视觉上更有力量感,也实实在在提升了行驶时的稳定性。

坐进车内,第一印象就是“豪华与科技兼得”。中控台上最吸睛的是那块 15.4 英寸 2.5K 超高清触控屏,操作灵敏、UI界面整洁,并与10.2 英寸的数字仪表盘形成科技感十足的双屏互动体验。虽然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仍待 OTA 更新,但原生的 Flyme Link 系统已经提供基本的导航、娱乐与车辆控制功能,实际使用并不感到局限。此外,256 色可调氛围灯和由 16 个扬声器组成的 Flyme Sound 系统,也为驾驶和乘坐增添不少氛围感。



内饰的质感也值得一提。Premium 版本采用靛蓝色人造皮革座椅,不仅视觉上雅致,触感也颇为高级。主驾和副驾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并配有座椅通风功能,哪怕是马来西亚炎热的天气也能保持舒适。而车内巧妙地设计了多达 33 个储物空间,极大地提升了实用性,体现了 Proton 在人性化设计上的用心。


当你启动,车内没有传统引擎的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而有序的仪式感。15.4 英寸的中控大屏亮起,数字仪表盘瞬间就绪,伴随着柔和的氛围灯渐渐亮起,营造出极具科技感的座舱氛围。此刻,整车仿佛在轻声告诉你: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轻踩电门,e.MAS 7 Premium 的动力响应几乎是“零延迟”的。这台前置单电机能爆发出 218 匹马力和 320Nm 的扭矩,在城市驾驶中十分灵活,红绿灯起步总能领先一步,却又不会因为过于激进而让人感觉不适。电动车的线性加速特性在这辆车上被调教得很温润——不是那种让你猛地“贴背”的暴力输出,而是充满控制感、节奏自然的动力释放。

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上穿梭,你会发现它非常“听话”。方向盘调校偏轻盈,转向精准,对于女性驾驶者尤其友好。车身虽然达到中型 SUV 的级别,但转弯半径控制得相当合理,掉头、并线都轻松写意。即便是在交通繁忙的早晚高峰,它也不会带来压迫感,反而是一种顺畅、轻松的陪伴。

在驾驶舒适性方面,e.MAS 7 Premium 的底盘调校偏向舒适取向,避震器对于路面起伏的过滤干净利落。我们特别在一些旧路、坑洼地带试驾,车内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悬挂的回弹设定很有韧性,不会有“松散”或“忽悠”的感觉。在高速公路上,以 110km/h 的速度巡航,整车的 NVH 表现也非常出色——风噪和胎噪被良好隔绝,配合那套 Flyme Sound 的 16 喇叭音响系统,几乎就是一个移动剧院。


驾驶辅助系统的配合也让人省心。e.MAS 7 Premium 标配了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盲点监测等高级智能辅助功能。在我们长途测试过程中,开启 L2+ 级别辅助驾驶后,车辆能顺畅跟车、主动修正偏离车道,大幅减轻驾驶疲劳。特别是在堵车路段,它还能自动刹停并重新起步,大大减少驾驶者对油门与刹车的依赖。



当然,一台家庭 SUV 不只有驾驶者的感受,还要照顾好乘客。在这方面,e.MAS 7 Premium 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前排座椅提供电动调节和通风功能,皮革触感柔软,即便是长时间驾驶也不会觉得闷热或腰酸。后排空间充裕,地台全平设计,让中间乘客也能获得舒适坐姿。车内噪音控制得宜,在马来西亚的炎热气候与高湿环境下,这样的静谧座舱氛围令人感到极大的舒适和安心。

作为一台电动车,续航与充电体验自然也是驾驶环节的一部分。e.MAS 7 Premium 搭载的 60.22kWh 电池,在实测中表现与官方数据相符。我们以一般市区 + 高速混合路况行驶约 100 公里后,电量剩余预测仍稳定在 75%,未出现过快衰减的问题。在 100kW 快充模式下,充电 20 多分钟即可补足 50% 的电量,对于日常生活节奏来说非常友善。


价格方面,RM123,800 的定位对比市场上同级别产品如 BYD Atto 3、Chery Omoda E5,可说是诚意十足。配置给得厚道,驾驶体验不打折扣,是目前国产纯电 SUV 中少有的“整车完成度高”的作品。

总体来说,Proton e.MAS 7 Premium 并不只是“踏入电动化”的尝试,而是一场对驾驶者真正友善、对生活方式有深度理解的革新体验。它不炫技,却在细节中打动人;它不激进,却在稳定中提供安全与信任。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智能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