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 Robocar:售价近百万马币的 Level 4 无人车,将私人交通带入全新时代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赛道上,许多车企与科技公司争相推出自家方案,却始终没有一款真正面向个人用户的高级别无人车。直到来自美国加州的新创公司 Tensor 宣布,他们的 Robocar 即将量产并交付,这才让人们真正看到 Level 4 级别自动驾驶进入私人领域的曙光。

不同于特斯拉声称未来可通过软件更新实现“完全自动驾驶”,Tensor 的 Robocar 从一开始便是为无人驾驶而生。它没有依赖传统的机械设计,而是彻底拥抱“线控化”理念:方向盘与踏板可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完全收起,让车厢化身为一个移动休息舱。你甚至可以在车内工作、娱乐,或干脆小憩,而无需担心车辆的行驶安全。

Robocar 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搭载了前所未有的感知系统。据官方透露,整车安装了超过一百组传感器,包括三十七个摄像头、五个激光雷达、十余个毫米波雷达以及遍布全车的麦克风与超声波模块。再加上专门的碰撞侦测装置、水位感应器、烟雾探测器以及多通道 5G 网络,让这台车几乎无死角地监控外部环境与自身状态。每一项传感器都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保障冗余与安全的关键。

支撑这一切的,是 Tensor 自研的人工智能系统。公司为 Robocar 设计了“双核心 AI”:其中一部分类似赛车手的直觉,可以在毫秒间完成紧急操作;另一部分则更像深度思考的语言模型,能够针对复杂场景做出理性判断。这样的组合,使得 Robocar 在遭遇突发状况时既能快速闪避,也能进行策略性的路径调整。

有趣的是,Tensor 也十分强调个人隐私。不同于现有许多联网汽车把数据上传云端,Robocar 的敏感信息完全保存在本地。车主可以手动关闭摄像头与麦克风的物理开关,一旦关闭,车辆便彻底“看不见、听不到”。这种设计不仅让用户更安心,也回应了公众对智能汽车监控化的担忧。

在生产环节上,Tensor 选择与越南电动车制造商 VinFast 合作,由其工厂负责车身冲压、焊接、喷涂及最终组装,目标是在 2026 年下半年率先于美国、欧洲及中东市场交付。与现阶段主要集中在共享出行的无人车公司不同,Tensor 把目标锁定在“私人拥有”,希望让 Robocar 成为每个人的智能交通伙伴。